(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783700.9
(22)申请日 2022.07.11
(73)专利权人 广汽埃安 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地址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
龙瀛路36号
(72)发明人 文刚 华超 曾勇 阮祖云
黄红光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维飞联创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857
专利代理师 赵琳琳
(51)Int.Cl.
H01M 50/244(2021.01)
H01M 50/249(2021.01)
H01M 50/209(2021.01)
H01M 50/503(2021.01)H01M 50/507(2021.01)
H01M 10/4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 提供一种电池模
组及用电装置, 其中, 电池模组包括: 多个电池单
体, 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 且多个
电池单体均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横
向沿伸, 每个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
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 CCS组件, 包括 设于电池单
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两组电连接件, 两组电连
接件与多个电池 单体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电连接;
两个端板, 沿第一方向设于多个电池 单体的相对
两侧, 且端板背离电池单体的一侧设有连接部,
连接部用于与 PACK支架的横梁连接。 通过本申请
的技术方案, 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模组的成组效
率, 并有助于提高电池 模组的能量密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217641632 U
2022.10.21
CN 217641632 U
1.一种电池 模组,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多个电池单体, 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 且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均沿与
所述第一方向相垂 直的第二方向横向沿伸, 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
有正极柱和负极柱;
CCS组件, 包括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 方向的两端的两组电连接件, 两组所述电连接
件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电连接;
两个端板, 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相对两侧, 且所述端板背离所述
电池单体的一侧设有连接 部, 所述连接 部用于与PACK支 架的横梁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CCS组件还包括: 柔性电路板, 与
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 且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一组所述电连接件的下方, 并沿所述第一方
向沿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
接有输出极支座, 且所述输出极支座上设有低压插接件;
其中, 所述输出极支座用于与PACK支 架的横梁固定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两个侧板, 设于多
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沿伸, 且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 向靠
近所述电池单体的方向翻折形成有翻边, 所述翻边 位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热管理部件, 设于
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下 方, 用于调节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电池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理部件包括水冷板, 所述水
冷板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所述间隙内设有粘接层。
7.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
之间设有缓冲层; 和/或,
所述端板背离所述电池单体的一侧设有容纳槽, 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CCS组件的
电连接件。
8.根据权利 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PACK支架, 包括两
个纵梁和两个横梁, 两个所述纵梁间隔设置并沿第一方向沿伸, 两个所述横梁间隔设置并
沿第二方向沿伸, 且两个所述横梁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其中, 两个所述端板的连接部分别搭接于两个所述横梁的上部, 并与两个所述横梁固
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 电池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凸台, 所述凸台设有
第一连接孔, 所述横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紧固件穿过所述第
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使得 所述连接 部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
10.一种用电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模组。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641632 U
2电池模组及用电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技 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电池 模组及用电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 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
[0003]相关技术中, 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通常包括多个电池单体、 CCS组件、 盖板和端板
等结构, 其中, 电池单体通常使用顶端出极柱的方式, 且CCS组件也对应是设置在电池单体
的顶部, CCS组件 上方还会设置盖板等, 占用电池模组的高度空间; 同时, 电池模组的端板需
要承载高低压插接件支 座, 还要与PACK支架进行安装固定, 因此电池模组的端板较厚, 占用
电池模组的纵向空间, 这些因素 大大降低了电池 模组的成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 模组, 用以提高电池 模组的成组效率。
[0005]第一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 包括: 多个电池单体, 多个所述电
池单体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 且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 直的第二方向
横向沿伸, 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 CCS组件, 包
括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两组电连接件, 两组所述电连接件与多个所述电
池单体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电连接; 两个端板, 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相
对两侧, 且所述端板背离所述电池单体的一侧设有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用于与PACK支架的
横梁连接 。
[000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 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 CCS组件和两个端板。 其中, 多个
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 且多个电池单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横向沿
伸, 也即当电池模组水平放置时, 多个电池单体沿水平方向沿伸, 且多个电池单体的长度方
向的两端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 即多个电池单体在电池模组的侧部出电极, 从而可降低
电池模组的高度空间。 CCS组件包括设于多个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两组电连接件
(如汇流排或巴片等), 两组电连接件分别与多个电池单体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电连接, 从而
可将多个电池单体实现串联、 并联或串并联等, 由于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横向沿伸设
置, 且CCS组件设置于多个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从而 可进一步降低电池模组的高度
空间。 同时, 沿第一方向在多个电池单体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端板, 每个端板背离电池单体的
一侧均设置有用于搭接在PACK支架的横梁上, 并与PACK支架的横梁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连
接部不占用电池模组的空间, 端板与电池单体之间无间隙, 且端板可适当减薄以降低端板
的重量, 从而可降低电池模组沿第一方向的空间(即纵向空间), 进而可大大提高电池模组
的成组效率, 并有助于提高电池 模组的能量密度。
[0007]示例性的, 端板的厚度设置在5m m~8mm的范围内。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CCS组件还包括: 柔性电路板, 与所述电连接件电
连接, 且所述 柔性电路板设于一组所述电连接件的下 方, 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沿伸。说 明 书 1/7 页
3
CN 217641632 U
3
专利 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18: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