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首页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首页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787023.8 (22)申请日 2022.07.12 (73)专利权人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 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常熟市东 南街 道新安江路68号 (72)发明人 王庆超 徐庆涛 伍芝英 孙飞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专利代理师 杜嘉伟 (51)Int.Cl. H01M 10/615(2014.01) H01M 10/625(2014.01) H01M 10/6571(2014.01) H01M 50/204(2021.01) H01M 50/289(2021.01)H01M 50/244(2021.01) H01M 10/637(2014.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加热电池及电池自加热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加热电池及电池 自加热系统, 包括外壳、 加热格栅和至少两个卷 芯; 所述加热格栅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以将 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加热腔; 至 少两个所述卷芯分别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加热 腔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加热电池及电池 自加热系统, 通过加热格栅将 外壳的内部空间分 隔为至少两个加热腔, 从而在低温环境下, 每个 加热腔都可以为放置在内的卷芯进行加热, 不仅 热量损耗较小, 节约能量, 而且占用空间少, 不会 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 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217606908 U 2022.10.18 CN 217606908 U 1.一种自加热电池,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外壳(1); 加热格栅(2), 所述加热格栅(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 以将所述外壳(1)的内部 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加热腔(3); 至少两个卷芯(4), 至少两个所述卷芯(4)分别放置 于至少两个所述加热腔(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格栅(2)包括格栅本体和 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格栅本体的内部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电池,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或PTC 。 4.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格栅(2)和所述外壳(1)分 别与所述卷芯(4)之间具有间隙(5)。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自加热电池,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间隙(5)的大小为0.1 ‑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格栅(2)的材质为硅胶或 PTC材料; 所述加热格栅(2)的外表面涂覆有绝 缘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格栅(2)的厚度为0.1 ‑ 2mm。 8.一种电池自加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加热回路和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 自加热电池; 所述加热回路包括供电 电源(6)、 开关(7)和电池热 管理系统(8); 所述供电电源(6)与所述开关(7)连接后两端与所述加热格栅(2)连接, 所述电池热管 理系统(8)与所述供电 电源(6)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自加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回路还包括保护开关 (9); 所述保护开关(9)连接在所述 开关(7)与所述加热格栅(2)之间; 或, 所述保护开关(9)连接在所述供电 电源(6)与所述加热格栅(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自加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回路还包括温度传 感器(10); 所述温度传感器(10)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 且与所述电池热 管理系统(8)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606908 U 2一种自加热电池及电池自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电池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自加热电池及电池自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整车续航里程的追求越来越高, 但是在低 温环境下, 电池的寿命会因为温度低而 出现极大的衰减, 同时出现析锂的现象, 这不仅严重 影响了电池的续 航, 还会对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0003]目前, 在新能源市场中, 对电池的加热主要是通过加热膜加热或液体加热的方式。 其中, 加热膜加热是指加热膜贴敷在电池的底部进行加热, 由于加热膜本身有可能发生干 烧的现象, 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同时该方式需要额外较大的空间, 制约了电池的空间和能 量密度; 液体加热是由液冷系统实现的, 加热器先将电池系统外部的冷却液加热, 再通过水 泵将温度较高的冷却液带入到电池包内对电池进行加热, 该方式的耗能较大, 一般耗能为 1Kwh‑3Kwh, 对电池 包的续航有较大的影响。 [0004]另外, 还存在一种电池自加热技术, 该技术是在电池包的外部设置一个电机或者 极大的电阻作为负载, 通过电池包和外部的负载连通产生电流对电池包进 行大倍率震 荡加 热, 由于该技 术需要整个电池 包工作, 不仅电流过 大, 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且耗电量较大。 [0005]因此, 需要对现有技 术进行改进。 [0006]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 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 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 本公开的现有技 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加热电池及电池自加热系统, 以解决现有技 术的不足。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 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加热电池, 包括: [0010]外壳1; [0011]加热格栅2, 所述加热格栅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 以将所述外壳1 的内部空间 分隔为至少两个加热腔3; [0012]至少两个卷芯4, 至少两个所述卷芯4分别放置 于至少两个所述加热腔3 中。 [0013]进一步地, 所述自加热电池中, 所述加热格栅2包括格栅本体和 加热装置; [0014]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格栅本体的内部 。 [0015]进一步地, 所述自加热电池中,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或PTC 。 [0016]进一步地, 所述自加热电池中, 所述加热格栅2和所述外壳1分别与所述卷芯4之间 具有间隙5 。 [0017]进一步地, 所述自加热电池中, 所述间隙5的大小为0.1 ‑0.5mm。 [0018]进一步地, 所述自加热电池中, 所述加热格栅2的材质为硅胶或PTC材 料; [0019]所述加热格栅2的外表面涂覆有绝 缘涂层。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7606908 U 3
专利 一种自加热电池及电池自加热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18:4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68.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专利 一种轴承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PDF
tc260 汽车电子网络安全标准化白皮书 2018.pdf
NY-T 5133-2002 无公害食品 肉兔饲养管理准则.pdf
奇安信 中国政企机构数据安全风险分析报告.pdf
GB-T 36275-2018 专用数字对讲设备电磁兼容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GB-T 17747.3-2011 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 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pdf
GA-T 1788.4-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4部分:安全管理平台.pdf
GB-T 36630.5-201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产品安全可控评价指标 第5部分:通用计算机.pdf
腾讯 云上安全攻防实战手册.pdf
GB-T 33667-2017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规范.pdf
T-WJDGC 0010—2022 生产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与高效节能技术.pdf
T-CCTAS 18—2021 固化剂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pdf
SC-T 8012-2011 渔业船舶无线电通信、航行及信号设备配备要求.pdf
DB3206-T 1019-2021 医疗保险 医疗服务大数据智能监控系统管理规范 南通市.pdf
T-CSAE 190.4—2021 汽车用轮毂电动轮总成可靠性试验方法.pdf
GB-T 27926.4-2021 金融服务 金融业通用报文方案 第4部分:XML Schema生成.pdf
信通院 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 2023年.pdf
T-CEC 699—2022 换电式纯电动重型卡车电池箱连接器.pdf
GB-T 35397-2017 科技人才元数据元素集.pdf
DB3418-T 022-2022 检验检测机构远程检测服务规范 宣城市.pdf
1
/
14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68.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点击进入官方售后微信群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