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794688.1 (22)申请日 2022.07.12 (73)专利权人 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 地址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区龙湖大 道33号 (72)发明人 王禹 刘安龙 韩海滨 李恒  黄荣刚 李飞鸿 肖聪 张琦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汇鑫君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769 专利代理师 李梦倩 (51)Int.Cl. H01M 10/48(2006.01) H01M 50/244(2021.01) H01M 50/249(2021.01) H01M 50/204(2021.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及电池 包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 件及电池包。 电池包所包含的至少一个电池模块 的两侧形成有第一极耳侧和第二 极耳侧, 且电池 包的至少一个排气通道靠近第二 极耳侧设置; 该 热失控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 多个第 二传感器设于排气通道上。 电池包包括电池箱 体、 至少一个电池模块、 至少一个排气通道和热 失控传感器组件, 电池模块设于电池箱体内, 且 电池模块的两侧形成有第一极耳侧和第二极耳 侧; 排气通道设于电池箱体内, 且至少一个排气 通道靠近第二极耳侧设置; 以及, 多个第二传感 器设于排气通道上。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 能够有 效减少热失控传感器的布置数量, 大大节约电池 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8005000 U 2022.12.09 CN 218005000 U 1.一种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所包含的至少一个电池 模块的两侧形成有第一极耳侧和 第二极耳侧, 且所述电池包的至少一个排气通道靠近所述 第二极耳侧设置; 该热失控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 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所 述排气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热失控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多个第 一传感器, 多个所述第 一传感器在所述第 一极耳 侧沿所述电池 包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传感器用 于监测所述电池 模块所包 含的一个或多个电芯的热失控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 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电池 包的电池箱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气阀; 所述第二传感器靠 近所述排气阀设置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阀设于所 述电池箱体上, 并靠 近所述第一极耳侧设置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包括 相互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二极耳侧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延 伸, 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电池模块的电芯的长度方向延伸; 且所述排气阀设于所述第二段远 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传感器为 温度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其特征在于, 该热失控传感器组 件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 器与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 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监 测的温度, 判断所述电池 包是否发生热失控。 10.一种电池 包,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电池箱体; 至少一个电池模块, 所述电池模块设于所述电池箱体内, 且所述电池模块的两侧形成 有第一极耳侧 和第二极耳侧; 至少一个排气通道, 所述排气通道设于所述电池箱体内, 且至少一个所述排气通道靠 近所述第二极耳侧设置; 以及, 如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 所述排气通道上。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05000 U 2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电池 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及电池 包。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 中的大规模应用, 关于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问题越来越 被重视。 由于一些制 造缺陷或使用不当等原因, 动力电池在极端情况下会发生热失控的现 象。 具体表现为, 单个电池因机械滥用(挤压、 针刺、 碰撞等)、 电滥用(过充电、 过放电、 内短 路等和热滥用等)引起单个电池内焦耳热和化学反应热 的集聚。 热聚集之后会致使电池内 温度升高, 最终引发热失控链式反应, 导 致电池起火, 甚至爆炸 。 [0003]相关技术中, 一般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的热失控。 特别的, 对于两侧极耳硬包 电池, 需要布置的温度传感器的数量非常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 器组件及电池 包, 能够有效减少热失控传感器的布置数量, 大 大节约电池成本 。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 组件, 所述电池包所包含的至少 一个电池模块的两侧形成有第一极耳侧和 第二极耳侧, 且所述电池包的至少一个排气通道 靠近所述第二极耳侧设置; 该热失控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 多个所述第二传感 器设于所述 排气通道上。 [0006]本申请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电池 包, 包括: [0007]电池箱体; [0008]至少一个电池模块, 所述电池模块设于所述电池箱体内, 且所述电池模块的两侧 形成有第一极耳侧 和第二极耳侧; [0009]至少一个排气通道, 所述排气通道设于所述电池箱体内, 且至少一个所述排气通 道靠近所述第二极耳侧设置; 以及, [0010]上述所述的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 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排气通道 上。 [0011]本申请提供的技 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2]由于第二极耳侧与排气通道是连通的, 第二极耳侧 产生的烟 雾、 气体、 温度等都会 随着排气通道排出至电池包的电池箱体外, 因此排气通道上 的烟雾浓度、 气体浓度和温度 值与第二极耳侧所产生的烟雾浓度、 气体浓度和温度值基本相等。 所以可以通过第二传感 器监控排气通道上的热失控数据来代替监控第二极耳侧的热失控数据, 从而减少了第二极 耳侧上的热失控传感器的布置数量, 大 大节约了成本 。 [0013]应当理解的是, 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 并不 能限制本申请。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8005000 U 3

PDF文档 专利 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及电池包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及电池包 第 1 页 专利 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及电池包 第 2 页 专利 电池包的热失控传感器组件及电池包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18:4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