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920176.5 (22)申请日 2022.07.25 (73)专利权人 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4422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云亭街 道建设路55号 (72)发明人 王化胜 葛科 顾玲铭 吴晓琴  郑渊博  (74)专利代理 机构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309 专利代理师 刘小红 (51)Int.Cl. H01M 10/0525(2010.01) H01M 10/058(2010.01) H01M 10/44(2006.01) H01M 50/244(2021.01)H01M 50/502(2021.01) H01M 50/271(2021.01) H01M 50/543(2021.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锂离 子电池的可控补锂 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 锂装置, 盖板外设有导通电阻, 电池壳体内设有 补锂盒和电池芯包, 所述导通电阻一端连接正极 柱或负极柱, 另一端连接导通钉, 所述导通钉贯 穿盖板, 所述补锂盒设置在电池芯包的侧面或底 面, 所述补锂盒内封装有补锂锂箔, 补锂锂箔的 第一引线伸出补锂盒连接导通钉。 本实用新型不 改变原极片的成分与结构, 在导通钉与相应极柱 间接通一定阻值的导通电阻, 补锂盒就与锂离子 电池的相应极片组成了一个在放电的锂电池, 其 源源不断的给锂离子电池的相应极片补充锂源; 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启补锂及调节补锂速度, 不 仅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而且提高锂离 子电池的寿 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217881614 U 2022.11.22 CN 217881614 U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包括电池壳体和盖板, 所说盖板焊接在电池壳体 上, 所述盖板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外设有导通电阻, 所述电池壳体 内设有补 锂盒和电池芯包, 所述导通电阻一端连接正极柱或负极柱, 另一端连接导通钉, 所 述导通钉贯穿盖板, 所述补锂盒设置在电池芯包的侧 面或底面, 所述补锂盒内封装有补锂 锂箔, 补锂 锂箔的第一引线伸出补锂盒连接导 通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对应 导通钉设有贯 穿孔, 所述导通钉与贯 穿孔内壁间通过填充绝 缘粘结剂或通过注塑密封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极柱上设 有导电平台, 所述 导电平台与导 通电阻焊接或插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通钉顶 面和底面均设有焊接平台, 位于顶面的焊接平台通过第二引线与导通电阻连通, 位于底面 的焊接平台与第一引线焊接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穿孔需 要粗化处理; 所述导通钉除顶面及底面焊接平台外, 均需粗 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其特征在于: 只对电池芯包 的负极补 锂时, 补锂盒、 导通钉、 导通电阻和负极柱依次连接; 只对电池芯包的正极补 锂时, 补锂盒、 导通钉、 导通电阻和正极柱依次连接; 当需要对电池芯包正极和负极同时补锂时, 则需要设置 两个补锂盒, 每 个补锂盒配有导 通电阻和导 通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锂锂箔 的封装在氩气环境中进 行, 将补锂锂箔放置在绝缘槽内, 所述绝缘槽顶面开口, 绝缘槽内注 有EC液, 补锂 锂箔浸没在E C液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 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锂锂箔 在作为基材 的金属片至少一面复合锂片, 金属片为铝片或铜片, 所述金属片裸露的头部 向 上弯折形成补锂 锂箔焊接引脚, 补锂 锂箔焊接引脚连接第一引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其特征在于: 导通电阻的两 端分别焊接在导通钉与相应极柱的焊接平台上; 当不需要补锂, 将电阻的一端或两端断开; 当需要调节补锂速度, 将对应的电阻替换 上。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881614 U 2一种锂离 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优势, 在新能源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 展, 对锂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循环寿命及能量密度。 为了解决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 的问题, 人们研究了预锂化技术。 通过预锂化对电极材料进行补锂, 抵消形成SEI膜造成的 不可逆锂损耗, 以提高电池的总容 量和能量密度; 常用的补锂方式有负极补锂和正极补锂。 [0003]负极补锂采用锂箔补锂、 锂粉补锂等, 正极补锂是在正极合浆过程中添加少量高 容量材料, 在 充电过程中, Li +从高容量材料中脱出, 补充 首次充放电的不可逆容量损失。 目 前, 作为正极补 锂添加剂的材料主要有: 富锂化合物、 基于转化反应的纳米复合材料和二元 锂化合物等。 [0004]不管正极补锂还是负极补锂都是与原极片复合在 一起, 这样补锂后就会破坏原锂 离子电池相应极片微管结构; 此类补锂技术的锂释放是一次性, 且是在初始的充放电状态 下完成的, 所以此类补锂技术也仅仅解决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问题, 对于锂电池的寿 命改善较小, 也许没有提高寿命, 反而加速了锂离子电池的衰减, 造成寿命短, 且目前 的补 锂方法补锂一 直在进行, 补锂速度不可控, 也会使电池寿命 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 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不但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还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寿命, 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 启补锂, 电池不使用时也可以不补锂, 况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补锂速度要求进行补锂。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包括电池壳体和盖板, 所说盖板焊接在电池壳 体上, 所述盖板 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 所述盖板外 设有导通电阻, 所述电池壳体内设有补锂 盒和电池芯包, 所述导通电阻一端 连接正极柱或负极柱, 另一端 连接导通钉, 所述导通钉贯 穿盖板, 所述补 锂盒设置在电池芯包的侧面或底 面, 所述补锂盒 内封装有补 锂锂箔, 补 锂锂 箔的第一引线伸出补锂盒连接导 通钉。 [0008]优选的, 所述盖板对应导通钉设有贯穿孔, 所述导通钉与贯穿孔内壁间通过填充 绝缘粘结剂或通过注塑密封 。 [0009]优选的, 每 个极柱上设有导电平台, 所述 导电平台与导 通电阻焊接或插接 。 [0010]优选的, 所述导通钉顶面和底面均设有焊接平台, 位于顶面的焊接平台通过第二 引线与导 通电阻连通, 位于底面的焊接平台与第一引线焊接 。 [0011]优选的, 所述贯穿孔需要粗化处理; 所述导通钉除顶面及底面焊接平台外, 均需粗 化处理。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7881614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控补锂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18:3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