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970934.4
(22)申请日 2022.07.28
(73)专利权人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星光大
道489号
(72)发明人 程胜兵 康乔 王韬 周宸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2104
专利代理师 冯超
(51)Int.Cl.
H01M 50/514(2021.01)
H01M 50/51(2021.01)
H01M 50/528(2021.01)
H01M 50/244(2021.01)
H01M 50/289(2021.01)H01M 50/249(2021.01)
H01M 50/213(2021.01)
H01M 50/107(2021.01)
H01M 50/121(2021.01)
H01M 10/613(2014.01)
H01M 10/625(2014.01)
H01M 10/643(2014.01)
H01M 10/655(2014.01)
H01M 50/264(2021.01)
H01M 50/293(2021.01)
H01M 10/6551(2014.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电芯热熔技 术的快速串联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芯热熔技术
的快速串联装置, 包括多个电芯单元, 所述电芯
单元包括两个同等规格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
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均包括电芯主体和外
壳, 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外壳通过热熔方
式连接, 组装后的所述电芯单元对应装入限位组
件内,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底座和顶座。 本实用新
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 电芯之间串联时, 无需再
增加汇流排, 直接通过热熔技术将电芯与电芯之
间外壳之间热熔在一起, 在热熔时控制好电芯与
电芯之间的间接, 热熔好后电芯正极能与另外一
只电芯之间可靠连接, 直接达到串联的效果, 同
时可外壳表 面设计的条型槽方便空气流动, 提高
了对电芯单 元的冷却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7903371 U
2022.11.25
CN 217903371 U
1.一种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联装置, 包括多个电芯单元(1),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电芯单元(1)包括两个同等规格的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 所述第一电芯(11)和第
二电芯(12)均包括电芯主体(15)和外壳(16), 所述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的外壳
(16)通过热熔方式连接, 组装后的所述电芯单元(1)对应装入限位组件内, 所述限位组件包
括底座(18)和顶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电
芯(11)的正极与第二电芯(12)的负极对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
(16)为PPR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
(16)外侧开设有条 型槽(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8)和顶座(19)上对应开设有定位 孔(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8)和顶座(19)通过螺 栓(2)和螺母(21)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8)和顶座(19)侧面均设置有定位 座(22), 所述定位 座(22)侧面开设有通 孔(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8)内设置有配重块(27), 所述底座(18)端部的通 风口可通过 软管(25)连接风机(26)。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03371 U
2基于电芯热熔 技术的快速 串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热熔串联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
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动力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 为电动汽车提供行驶所需能量。 现阶段,
新能源汽车 的电池系统大多数是 由较多数目的单体电池成组, 形成电池模组, 安装与汽车
内部。 现有技术方案是通过设计好铜排或其它 金属过流装置,通过激光焊接设备将汇流排
同电池电极进行有效焊接,再通过汇流排另一端焊接在与之串联 的电芯电极上,达到将电
芯有效串联的效果, 串 联流程较为复杂, 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且组装后的电池模组散热
需求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 具有一定的弊端。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联装
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
串联装置, 包括多个电芯单元, 所述电芯单元包括两个同等规格的第一电芯和 第二电芯, 所
述第一电芯和 第二电芯均包括电芯主体和外壳, 所述第一电芯和 第二电芯的外壳通过热熔
方式连接, 组装后的所述电芯单 元对应装 入限位组件内, 所述限位组件 包括底座和顶座。
[0005]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电芯的正极与第二电极的负极对接 。
[0006]再进一步地, 所述外壳为P PR外壳。
[0007]再进一步地, 所述外壳外侧开设有条 型槽。
[0008]再进一步地, 所述底座和顶座上对应开设有定位 孔。
[0009]再进一步地, 所述底座和顶座 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 。
[0010]再进一步地, 所述底座和顶座侧面均设置有定位 座, 所述定位 座侧面开设有通 孔。
[0011]再进一步地,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配重块, 所述底座端部 的通风口可通过软管连接
风机。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通过打破传统思维, 将圆柱
电芯的电芯外壳由现有的钢壳或铝壳替换成新改性PPR热熔材料外壳, 改该材料绝缘性好、
耐腐蚀性、 耐高温性、 可塑性强, 且通过挤出加工容 易加工制造, 制造成本低;
[0014]2.电芯之间串联时, 无需再增加汇流排, 直接通过热熔技术将电芯与电芯之间外
壳之间热熔在一起, 在热熔时控制好电芯与电芯之间的间接, 热熔好后电芯正极能与另外
一只电芯之间可靠连接, 直接达到串联 的效果, 同时可外壳表面设计的条型槽方便空气流
动, 提高了对电芯单 元的冷却散热效果,
[0015]3.本实用新型整体通过底座、 顶座、 电芯单元和螺栓螺母组件组成, 通过螺栓螺母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903371 U
3
专利 基于电芯热熔技术的快速串联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18: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