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991464.X
(22)申请日 2022.07.31
(73)专利权人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 有限公司
地址 401333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镇月台
路18号 【口岸贸易服务大厦】 B1单元5
楼503-908室
(72)发明人 刘彤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129
专利代理师 吕小琴
(51)Int.Cl.
H01M 50/264(2021.01)
H01M 50/258(2021.01)
H01M 50/249(2021.01)
H01M 50/244(2021.01)H01M 50/209(2021.01)
H01M 50/289(2021.01)
H01M 10/613(2014.01)
H01M 10/625(2014.01)
H01M 10/647(2014.01)
H01M 10/655(2014.01)
H01M 10/6557(2014.01)
H01M 10/6561(2014.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绑带式风冷模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绑带式风冷模组, 包
括前端板、 后端板、 绑带和电芯模组, 所述电芯模
组由若干个电芯模块沿纵向堆叠形成, 所述前端
板和后端板分别对应设置于电芯模组的纵向前
端和纵向后端, 所述绑带以周向环绕的方式将前
端板、 电芯模组和后端板连接固定成整体; 所述
电芯模块包括电芯、 前风冷支架和后风冷支架,
所述电芯被限位于前风冷支架和后风冷支架之
间, 所述前风冷支架和/或后风冷支架上设有支
柱, 以使得若干个所述电芯模块堆叠后, 沿纵向
相邻的电芯模块之间具有风冷间隙; 能够降低电
芯成组后的结构复杂程度, 降低成组的装配工序
和装配难度, 有效控制 制造成本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17934102 U
2022.11.29
CN 217934102 U
1.一种绑带式风冷模组, 其特征在于: 包括前端板、 后端板、 绑带和电芯模组, 所述电芯
模组由若干个电芯模块沿纵向堆叠形成, 所述前端板和 后端板分别对应设置于电芯模组的
纵向前端和纵向后端, 所述绑带以周向环绕的方式将前端板、 电芯模组和后端板连接固定
成整体; 所述电芯模块包括电芯、 前风冷支架和 后风冷支架, 所述电芯被限位于前风冷支架
和后风冷支架之 间, 所述前风冷支架和/或后风冷支架上设有支柱, 以使得若干个所述电芯
模块堆叠后, 沿纵向相邻的电芯模块之间具有风冷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式风冷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风冷支架上具有沿横向
开设的前散热孔, 所述后风冷支 架上具有沿横向开设的后散热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带式风冷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风冷支架包括前挡板,
所述前挡板的边缘沿纵向朝向后风冷支架延伸形成前防护板, 以使得前风冷支架形成对电
芯纵向前端的覆盖;
所述后风冷支架包括后挡板, 所述后挡板的边缘沿纵向朝向前风冷支架延伸形成后防
护板, 以使得后风冷支 架形成对电芯纵向后端的覆盖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绑带式风冷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防护板和后防护板沿纵
向具有分离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绑带式风冷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防护板上具有电芯极柱
前避让槽, 所述后防护板上具有电芯极柱后避让槽, 所述电芯极柱前避让槽和电芯极柱后
避让槽共同形成对电芯 极柱的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绑带式风冷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板的横向左侧向内凹
陷形成前端板左限位槽, 所述前端板的横向右侧向内凹陷形成前端板右限位槽; 所述后端
板的横向左侧向内凹陷形成后端板左限位槽, 所述后端板的横向右侧向内凹陷形成后端板
右限位槽;
所述前防护板的横向左侧向内凹陷形成前防护板左限位槽, 所述前防护板的横向右侧
向内凹陷形成前防护板右限位槽; 所述后防护板的横向左侧向内凹陷形成后防护板左限位
槽, 所述后防护板的横向右侧向内凹陷形成后防护板右限位槽;
所述前端板左限位槽、 前端板右限位槽、 后端板左限位槽、 后端板右限位槽、 前防护板
左限位槽、 前防护板右限位槽、 后防护板左限位槽和后防护板右限位槽共同形成对绑带 的
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式风冷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带包括上绑带和下绑
带, 所述上绑带和下绑带分别对应设置在电芯模组高度方向中部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式风冷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板上开设有前减重
槽, 所述后端板上开设有后减重 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绑带式风冷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散热孔为多个, 多个前
散热孔沿高度方向等间距布置于前挡板; 所述后散热孔为多个, 多个后散热孔沿高度方向
等间距布置于后挡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34102 U
2绑带式风冷 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车用电池 包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绑带式风冷模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 电芯堆叠后采用侧板与端板焊接、 铆接以及胶接等方式形成箱式构
造的模组, 以此保证电芯堆叠成模组后的整体形状和强度; 然后继续布置风冷或水冷构 造,
起到对电芯的降温保护; 此种 方式整体模组的重量较大并且结构较为复杂, 导致成组装配
工序较多、 装配难度增大, 制造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
[0003]因此, 为解决以上问题, 需要一种绑带式风冷模组, 能够降低电芯成组后的结构复
杂程度, 降低成组的装配工序和装配难度, 有效控制 制造成本 。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 本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提供绑 带式风冷模组, 能
够降低电芯成组后的结构复杂程度, 降低成组的装配工序和装配难度, 有效控制 制造成本 。
[0005]本实用新型的绑带式风冷模组, 包括前端板、 后端板、 绑带和电芯模组, 所述电芯
模组由若干个电芯模块沿纵向堆叠形成, 所述前端板和 后端板分别对应设置于电芯模组的
纵向前端和纵向后端, 所述绑带以周向环绕的方式将前端板、 电芯模组和后端板连接固定
成整体; 所述电芯模块包括电芯、 前风冷支架和 后风冷支架, 所述电芯被限位于前风冷支架
和后风冷支架之 间, 所述前风冷支架和/或后风冷支架上设有支柱, 以使得若干个所述电芯
模块堆叠后, 沿纵向相邻的电芯模块之间具有风冷间隙。
[0006]进一步, 所述前风冷支架上具有沿横向开设的前散热孔, 所述后风冷支架上具有
沿横向开设的后散热孔。
[0007]进一步, 所述前风冷支架包括前挡板, 所述前挡板 的边缘沿纵向朝向后风冷支架
延伸形成前防护板, 以使得 前风冷支 架形成对电芯纵向前端的覆盖;
[0008]所述后风冷支架包括后挡板, 所述后挡板的边缘沿纵向朝向前风冷支架延伸形成
后防护板, 以使得后风冷支 架形成对电芯纵向后端的覆盖 。
[0009]进一步, 所述前防护板和后防护板沿纵向具有分离间隙。
[0010]进一步, 所述前防护板上具有电芯极柱前避让槽, 所述后防护板上具有电芯极柱
后避让槽, 所述电芯 极柱前避让槽和电芯 极柱后避让槽共同形成对电芯 极柱的限位。
[0011]进一步, 所述前端板 的横向左侧向内凹陷形成前端板左限位槽, 所述前端板 的横
向右侧向内凹陷形成前端板右限位槽; 所述后端板的横向左侧向内凹陷形成后端板左限位
槽, 所述后端板的横向右侧向内凹陷形成后端板右限位槽;
[0012]所述前防护板的横向左侧向内凹陷形成前防护板左限位槽, 所述前防护板的横向
右侧向内凹陷形成前防护板右限位槽; 所述后防护板的横向左侧向内凹陷形成后防护板左
限位槽, 所述后防护板的横向右侧向内凹陷形成后防护板右限位槽;
[0013]所述前端板左限位槽、 前端板右限位槽、 后端板左限位槽、 后端板右限位槽、 前防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934102 U
3
专利 绑带式风冷模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18: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