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95755.2
(22)申请日 2022.06.20
(71)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 学研究院武汉南瑞 有限
责任公司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 瑜路
143号
(72)发明人 张爱芳 蔡伟 张鑫 刘昉 朱晔
孟刚 刘波 刘健 尤梦凯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2104
专利代理师 潘杰
(51)Int.Cl.
G06F 16/27(2019.01)
G06Q 40/04(2012.01)
G06Q 10/10(2012.01)G06Q 30/02(2012.01)
G06Q 50/14(2012.01)
G06Q 50/26(2012.01)
G06F 21/62(2013.01)
G06F 21/64(2013.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 理系统、 方
法和介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
和管理系统、 方法和介质; 包括: 游客低碳行为信
息采集子系统, 采集游客低碳行为信息并计算出
游客产生的碳减排放量并经区块链上传至碳管
理平台; 核证自愿碳减排量子系统, 通过区块链
为景区区域内可再生资源发电、 碳汇造林和高效
节能器具分配唯一节点, 并核算其产生的核证自
愿碳减排量并经区块链上传至碳管理平台; 碳排
放管理子系统, 用于统计景区所有运行设备的能
源消耗情况并计算景区所有运行设备产生的碳
排放量并经区块链上传至碳管 理平台; 碳管理平
台, 用于根据景区运行设备产生的碳排量、 游客
产生的碳排量, 核证自愿碳减排量计算景区运行
过程中是否达到碳中和。 本发明有效统计整个景
区的碳排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14996356 A
2022.09.02
CN 114996356 A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游客低碳行为信 息采集子系统、 核证自愿碳减排量子系统、 碳排放量子系统、 碳管理平
台;
其中, 游客低碳行为信息采集子系统, 通过区块链中为每个游客分别配置一个唯一ID,
通过游客手机注册授权采集游客低碳行为信息并计算出游客产生的碳减排放量并经区块
链上传至碳管理平台;
核证自愿碳减排量子系统, 通过区块链为景区区域内可再生资源发电、 碳汇造林和高
效节能器具分配唯一节点, 并核算其产生的核证自愿碳减排量并经区块链上传至碳管理平
台;
碳排放管理子系统, 用于统计景区所有运行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并计算景区所有运行
设备产生的碳 排放量并经区块链上传至碳管理平台;
碳管理平台, 用于根据 景区运行设备产生的碳排量、 游客产生的碳排量、 各节点的核证
自愿碳减排量计算景区运行过程中是否达到碳中和; 根据景区被分配到的碳排放配额和景
区的碳排指标, 将剩余的碳 排放配额在碳市场进行交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碳积分转换子系统和碳积分兑换子系统;
碳积分转换子系统通过游客低碳行为信息采集子系统获取区块链中每个ID对应的游
客的低碳行为信息, 并将每 个ID对应的游客低碳行为信息转换为对应的碳积分;
碳积分兑换子系统通过碳积分转换子系统获取区块链中每个ID及其对应的碳积分; 碳
积分兑换子系统包括游客个人的碳积分账户、 碳积分商城以及与碳积分关联优惠的小程
序;
其中, 每个ID对应设置有一个碳积分账户, 所述碳积分账户的信息包括其对应的ID信
息以及该ID应的碳积分;
所述碳积分商城和与碳积分关联优惠的小程序可以根据碳积分账户的用户请求通过
碳积分账户内的碳积分 分配消费奖励资源信息 至碳积分账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碳积分
的计算方法为: 累计单次低碳行为的碳积分基数*系数;
其中, 系数为对应低碳行为的时间、 公里数或者废物回收的重量, 不同的低 碳行为对应
的系数不同; 基数指单次碳 排行为的碳 排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游客低
碳行为信息采集子系统经用户授权后, 通过每个游客的手机后台程序获取游客在景区范围
内的支付记录和行为记录, 从而采集每 个游客在景区 区域内的所有低碳行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奖
励资源包括代金券或折扣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核证自
愿碳减排 量子系统中, 计算林业 碳汇量减排 量的公式如下:
ΔCA,t=ΔCp,t‑GE,t (1)
其中, ΔCA,t为第t年的林业 碳汇减排 量;
ΔCp,t为第t年景区范围内碳储量 年变化量;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996356 A
2GE,t为第t年景区范围内造林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 放的年增 加量;
t为碳汇造林开始后的年数;
ΔCp,t=ΔCT,t+ΔCH,t (2)
ΔCT,t为第t年景区范围内营造的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 量;
ΔCH,t为第t年景区范围内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变化 量;
GE,t=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核证自
愿碳减排 量子系统中, 计算可 再生资源发电的碳减排 量计算公式如下:
BEy为第y年碳减排量;
EGBL,y为景区附近的新能源发电站在第y年产生的净电量;
为减排因子, 其中不同的可 再生能源发电物质不同, 系数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游客低
碳行为信息采集子系统所采集数据的原始信息经区块链技术加密, 其采集的数据直接进入
碳积分转换子系统转换计算得出所得碳积分数量, 不可溯源和查看采集数据具体的原始信
息。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方法, 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游客低碳行为信息采集子系统, 为每个游客分别配置一个唯一ID, 通过游客手机注册
授权采集游客低碳行为信息并计算出游客产生的碳 排放量并经区块链上传至碳管理平台;
核证自愿碳减排量子系统为景区区域内可再生资源发电、 碳汇造林和高效节能器具分
配唯一节点, 并核算 其产生的核证自愿碳减排 量并经区块链上传至碳管理平台;
碳排放管理子系统统计景区所有运行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并计算景区所有运行设备
产生的碳 排放量并经区块链上传至碳管理平台;
碳管理平台根据景区运行设备产生的碳排量、 游客产生的碳减排量、 核证自愿碳减排
量计算景区运行过程中是否达到碳中和; 根据景区被分配到的碳排放配额和景区的碳排指
标, 将剩余的碳 排放配额在碳市场进行交易。
1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指
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 行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方法。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996356 A
3
专利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景区碳中和管理系统、方法和介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07 12:38:37上传分享